在幼儿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中,出现幼儿在课堂大喊大叫行为的题目较多,所以,今天将专门为广大考生进行总结整理,以便有效帮助考生在面试中应对这一类问题。
1.行为分析:
幼儿出现大喊大叫行为,可能的情况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这名幼儿发现一旦他发出喊叫声,成人就会很快地予以回应。大人们的这种反应只会他的这种行为,待下次他想得到成人的回应时,他就会喊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知道,在课堂上大喊大叫,对班级正常秩序来说是一种扰乱因素,如果考生在作答时提到必须要尽快地予以制止。那么不言而喻,这种制止了这名幼儿的喊叫行为,而这种行为只要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就会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一棘手的问题呢?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出了实施的步骤,予以参考。
2.实施步骤:
(1)适宜的行为。
当试图消除幼儿的某种行为时,就先让幼儿了解你的期望和要求。因此,你要经常通过表扬这名儿童的适宜行为来表达你对他的期望。值得表扬的行为包括,将音量保持在低水平、参与活动和社会性的游戏、参与讨论等。较初要尽可能多地这些行为,之后,当这名幼儿的喊叫行为减少时,你就可以逐渐的减少表扬次数,直到减少到与其他小朋友相当的程度。
(2)安排“专门喊叫”的时间。
要在可以吵闹和不可以吵闹的区域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告诉所有幼儿,当他们在户外活动时,他们有一个可以吵闹的时间。鼓励他们把吵闹“保存”到那个时候再发泄出来。把这个吵闹的时间安排在你觉得适当时,例如,你可以给幼儿几秒钟的时间,允许他们在这段时间里随心所欲地发出噪声。
安排“专门喊叫”时间的原因是要让幼儿制造噪声的冲动得以通过正当的途径发泄出来,同时对喊叫的适当时间、地点做出规定。当他们对喊叫行为的兴趣减退时,你可以停止安排此类活动。此时,过去发出不适宜噪声的幼儿就会显著地减少甚至是完全停止这种行为。
(3)忽视这名儿童的喊叫行为。
当幼儿喊叫时,先不要以任何方式给予回应。因为当这些关注中止时,幼儿的此种行为就会减少。同时,在幼儿减少喊叫的行为时,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表扬这名幼儿的适宜行为,将你的要求尽可能清晰的传达给他——适宜行为会得到关注,而喊叫只能被忽视。
项目政策背景
(一)组织单位
教师资格试卷的编制、考务工作和证明的发放,属于幼儿园、、初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属于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高等学校组织实施。
(二)项目历程
自开始有此项目都是以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自主与,2011年开始发生变化,设定湖北和浙江为统点;2012年扩大到河北、上海、海南、广西等6个省(区、市),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新增山西、安徽、山东、贵州四个省参加中教师资格试点,至此,试点省份达到10个。2014下半年新增江苏、陕西、吉林,截止2014年9月统考省市增加至13个,2018年下半年绝大部分省份纳入国考(仅新疆、西藏、内蒙古三地区不在国考范围内)。
(三)用途
从来讲:有利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利于建立健全的中国特色教师管理制度,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社会地位,吸引人才从教,推动教育发展。
从个人来讲: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无论是公立、私立中、幼儿园教师,还是培训老师,法律规定,均必须持证上岗。即使不从事教师工作,教师资格在某些方面也会存在优惠打折,给个人带来实在的经济利益。